砥砺身心 见证成长 —与测绘院共同走过的岁月(一)
- 分类:新闻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6-20 08:55
- 访问量:
砥砺身心 见证成长 —与测绘院共同走过的岁月(一)
- 分类:新闻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6-20 08:55
- 访问量:
我1996年南京地质学校地图制图专业毕业分配到地矿局测绘大队,现在掐指算起来22年之多。当初怀揣着梦想,也怀揣着忐忑来测绘队报到,但很幸运报到之前我先见到了我们地矿局于龙江副局长,当时我心情澎湃在心底里给自己规划了一幅宏伟蓝图,默默立志要干出一番成绩,否则就对不起于局长。但自那次见过于局长之后,我就去野外分队工作了,97年到福州就一直在福建工作,也一直没有正式见过他。其实也一直想找机会向他汇报我的工作、生活、家庭情况,但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没有成行,大概是因为我工作不够出色,成绩不够理想,就是这样一种始终对自己不满意的样子,直到去年10月底我才在南昌正式见到了于局长。其实他已经忘记20几年前的事情了,但一讲到我是小学弟,依然给与我关心。我今天为什么要讲这个事情,有三层意思:一是感谢老领导老前辈给与我的关心和爱护;二是对于南京地质学校的一种情怀,我在南京地质学校学习的时间正好是我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南京地质学校良好的校风师风学风给予了我思想上的启蒙和精神上的滋养;三是除了对于南京地质学校的一种情怀,我对我们地矿局、测绘队、测绘院依然有一种情怀,测绘工作就是我的事业,测绘院是我为之奋斗的集体,我始终是测绘院的人。
我到单位报到的时候,单位正在往南昌搬迁其实内业制图已经搬迁到南昌了。为了从进贤麻山搬迁南昌,地矿局和测绘大队是下了很大的力气,在搬迁物色地盘的时候遇到了一些困难,我们杨队长那一届领导班子为此给局领导写信集体辞职,为了单位的长远发展而于个人前途和利益不顾,这是何等的壮举。如果我们都是这样的集体班子领导我们干事业那该多好啊!
我记得报到那天从南昌搭嵇总的仪征牌越野车到我们进贤大院,然后乘单位的大巴车到麻山,测绘大队当时的办公地点。进贤到麻山是砂石路,车子开起来一路的灰尘,到了麻山我看到了用红色石条砌起来的办公楼,我们先到人劳科办理报到手续,然后到后勤科领了床架就在宿舍里头安顿下来了。晚上我们往后面的家属区散步,全是一些低矮的平房,周边都是鱼塘和菜地,还听到青蛙的叫声。我从南京一下子来到这个偏远的小山村心里凉凉的,一切美好的向往仿佛顷刻间被浇灭了。我一个学制图专业的,要是能分配到制图室在南昌基地那也好一点啊,但是继而想一想,单位既然把我分到野外分队自有他的道理,服从分配是我必须做到的,想到这,心中也就亮堂多了。
那个时候,单位有一个项目在深圳,野外分队大部分的人都在那个测区,但项目已经接近尾声了,正准备回迁进入下一个测区:东乡县国土局地籍测量和调查。我就在麻山等大部队回来,一起准备开往东乡县,就在我等待的期间遇到了我们测绘大队的团委书记李中华,在聊天当中我无意间透露了我心底的困惑和迷茫,他就跟我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他这些鼓励的话,在我情绪最低落的时候给了我信心,让我鼓起了勇气与我们野外分队的同事一起开往东乡测区。
我在学校是学地图制图专业的,到了东乡从事测量工作我还是相当的生疏,刚开始我跟着控制测量组干一些辅助的工作。最先开展的是四等三角控制网测量,刘树良选点,我跟着他们看,我发现我们刘树良的点之记做得非常漂亮,字写的美观图绘得规整,我心里就在暗暗地给自己打气要好好向他学习。但哪有这么简单,他可是已经有五六年工作经验,而且是野外分队非常出色的技术员,要不怎么这么重要的工作会交给他呢,一想到这里我心里决心就更大了。四等三角网观测是我们测绘院现任总工程师李国平亲自上阵,刘树良手工记簿,我跟着旁边打伞遮阳、背仪器,我们使用的是索佳SET2C的全站仪,连同仪器箱大概有三十斤重。我记得有一次控制网要闭合到一个山头的已知点上,大概赶了二三十里的路程,都是以自行车代步,控制点观测完成后到傍晚,我们赶着下山。我记得我们刘树良弯下身来跟我讲要不要他替我背仪器,他之所以弯下身来大概是一整天下来背仪器骑自行车赶长路我已经是筋疲力尽,仪器把我的身子压得很低很低了,但我对他说没事我可以的。我知道背仪器就是分配给我的工作,我一定要把他完成好,我咬着牙泪水在眼圈打着转,大概是晚上了也没有被人发觉。
四等三角控制完成后,接下来我又参加了四等水准测量、一二级导线测量、图根控制测量、地籍调查、地籍测量、地形测量、地籍图手工编绘(装图)工作。记得这期间我们单位购买了四台套天宝4600GPS接收机,单位选派了李总、王继卫、吴伟理、刘树良、陈才明他们去学习培训。因为培训名额有限很多专业技术骨干都没有参加,大概是我跟陈才明同年毕业而我没有获得他那样的机会,我心里有一种失落,好像输掉了什么东西似的。但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后来要用GPS观测的方法来验证我们前面用全站仪观测的四等三角网,而前面参加培训的人员都要忙于生产任务,于是我们李总安排我率队观测负责调度,我很好的完成了李总交给我的任务。现在回想起来心里依然深深的感激,包括97年被选派到福州参与房地籍数字测量试点的工作,都是李总给与我的宝贵机会。东乡测区的整个经历,让我回味无穷、受益终身,有很多帮助过我的人,尤其是我们李总、刘树良、王继卫、吴伟理、蔡宏伟、张新、胡启安等,我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1997年我们单位与福建省地质测绘院协作开展福州市1:500数字房屋地籍测量(界址点中误差3cm),单位选派了李总、吴伟理、杨建辉、祝太岳、陈才明还有我,组成6人试验小组,从此翻开了我单位全野外数字测量的篇章。我记得我们的嵇总有一次出差到福州,他大概是早上七点多走进我们宿舍(我们野外分队通常内业工作和住宿是安排在一起,没有分开),我还在睡懒觉,嵇总严肃地批评了我,大概意思是我没有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对自己要求不够。我后来更加体会到嵇总批评教育的意义:如果一个人对自身有更高的要求,他的责任和担当是不一样的。
1998年我担任作业小组长,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得到党支部的推荐进入党组织考察培养,但后来我们野外分队党支部书记胡启安同志调回测绘队队部工作,野外分队党员人数不足党支部撤销并到测绘管理科,从此我就再也没有找到党组织了。大概是2013年左右,我们测绘院的组织部长万雪华同志问我有没有向党组织靠拢的想法,我实情想告:我1998年进入党组织考察培养,虽然后来不了了之,但我始终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
1999年担任福州市1:500数字房屋地籍测量项目负责人,带领10人左右的小分队。福州市1:500数字房屋地籍测量项目2000年接近尾声,我们单位野外分队测量的重心开始逐步转向浙江宁波地区,经过跟单位领导充分的沟通我作为业务员留守福州。
后来我跟单位的同事就很少在一起共同生活和工作了,现在想一想,这也是我一个很大的损失!
今天我们召开测绘院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也正好借此机会抒发一下自己的心意。我自1996年入职,与测绘院共同走过的22个岁月,与各位同事朋友共同经历和见证我们测绘院的发展,也是我个人成长很宝贵的经历,想起原来生活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倍感温馨和珍惜!
单小平
二〇一八年九月三十日